瓦尔登湖:成年人真正的疗愈,从看见自己开始

知乎上有人问:

“如果要送给朋友一本纸质书,你会选择哪一本?”

高赞回复说:

“如果只能送一本纸质书,它就是《瓦尔登湖》。”

虽说一千个读者,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。

但对于很多喜欢纸质书的读者来说,每个人心中都可能存在一个“瓦尔登湖”。

《瓦尔登湖》的译者李继宏说:

每个人都能够清醒地活着,追随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和想法,去成为与众不同的、独立自主的人,这是梭罗的理想。

在《瓦尔登湖》这本书中,梭罗讲述了自己离开喧嚣尘世,来到瓦尔登湖之后的日常种种。

以及,对人生的种种思考。

在真正的宁静中,他扔掉曾经桎梏自己的包袱,摆脱囚禁自我的累赘,把更好更有价值的事物请进灵魂。

读完这本书后,你会发现,梭罗从前的迷惘、当下的彷徨和对未来的计量,何尝不是当代人生动的剪影?

曾经,我们也被命运扼住咽喉,在现实生活的鞭打之下无所遁形、遍体鳞伤。

而在历尽无常之后才明白,人生所有经历,不过是为了风雨之后遇见更好的自我。

成年人真正的疗愈,从看见自己开始。

梭罗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镇,家境算不上大富大贵,但也衣食无忧。

哈佛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,梭罗像其他人一样进入社会,开始谋生。

他去到当地学校当教员,因为看不惯用体罚的方式教学,两个礼拜后就愤然离职。

他为一家杂志社供稿,煞费苦心写作,却得不到编辑赏识,换来一次次打击。

他自告奋勇,成为镇上的“暴风雨和暴风雪的督察员”、森林小径和岩石桥梁的测量员,却“无法归入本镇公职人员之列”,无法申领微薄的薪水。

……

生活好似跟梭罗开了个玩笑,不管他做什么,都无法像旁人那样“善始善终”。

梭罗只好回到了家,跟着父亲学制造铅笔。

令所有人意外的是,他做出的铅笔品质极好,不仅受到了化学家和艺术家的赞扬,而且还获得了权威认证。

按照常理来说,梭罗本可以申请专利,子承父业,通过精湛的制造工艺谋得不错的生活。

但是,清醒不过梭罗,他追求的并非声名显赫,也非腰缠万贯。

他真正在乎的,是寻求人生在世的意义,是与自己对话的自省豁达。

于是,他放下现在拥有的一切,来到人烟稀少的瓦尔登湖。

湖光春色中,梭罗望着大自然给予的无穷生命力,才感到了一丝舒畅和解脱。

万般烦恼,皆由心起,世俗眼中的功成名就就像手里的沙,抓的越紧流失得越快。

正如一句话说的那样:

“只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,永远找不到真实的自己。”

你看,梭罗从不关心口袋有多少钱,也不关心自己是否出名,别人如何看他也不重要。

不管外面的世界日益繁荣,他的内心始终拥有一方净土。

看清心之所向,才会宁静地感知世界,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。

毕竟,人生从来是一片旷野,而不是一条轨道。

在瓦尔登湖畔的贝克农场,梭罗遇到了约翰·菲尔德一家。

为了所谓的“美国梦”,他们从爱尔兰跋涉至此。

男主人老实而无可奈何,每天早出晚归,为邻近的农场主翻耕沼泽,每翻耕一英亩地,报酬只有十块钱;

女主人泼辣而野心勃勃,她每天敦促丈夫出工,总觉得丈夫“再勤劳一点”,自己和孩子们的境遇就会改变。

然而,事与愿违。

这些年来,菲尔德忙忙碌碌,但他们还是只够租住在树林深处最简陋的小屋里,屋顶漏雨,没有像样的家具,全家都吃不饱饭,甚至连干净的水都喝不上。

然而,他们却一直沉沦于此,为了心中虚无缥缈的梦想不遗余力,不辞辛苦。

在书中,像约翰·菲尔德这样的情况,梭罗还写过不少。

有人想要房子,只是看到别人有,却不清楚房子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。

盲目跟风,结果落得穷困潦倒,狼狈不堪。

有人想要皮帽,却在拥有了之后开始抱怨,因为她看到别人竟然拥有一顶皇冠。

一味追逐,结果欲壑难填,跌入贪婪的深渊。

稻盛和夫说:“世界上最大的监狱,就是人的内心。”

放眼现实生活,书中的情景并不陌生。

为了成为他人眼中的“精英”,拼命透支信用卡购置大牌奢侈品;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,砸锅卖铁住进学区房……

虚假的精致,已成为不少人追逐的“标杆”。可是,这些外在的东西并不能使人披盔甲,战无不胜。

反而是,过度迎合的执念,会像迷药一样给人带来不切实际的幻觉。

结果,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
而在瓦尔登湖,梭罗选择放下执念,真正享受生活的乐趣。

从前,他执着于大鱼大肉,觉得山珍海味就该如此;

现在,他开始吃素,并在回归自然的过程中收获生命真正的供养,其实没有那么复杂。

曾经,他觉得一天到晚无所事事就是浪费生命;然而,当他开始真诚地迎接朝霞和落日,竟也觉得世界如此美妙。

真正的怡然自得,是和山河湖海朝暮相伴的自由豁达;是和雨雪风霜亲密接触的自洽愉悦。

就像梭罗自己说的那样:

在瓦尔登湖畔,人们可以享受到自由、独立的生活方式,它让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,以及我们对生活的追求和价值观。

在瓦尔登湖畔,梭罗住小木屋,平时不喝茶,不喝咖啡,不吃黄油,不饮牛奶。

所以他不用为了得到这些,而去勉强自己做那些多余的营生。

即便有个农人对梭罗说:“你不能只靠吃蔬菜活着,蔬菜对骨头一点儿用都没有。”

对此,梭罗从不在意。

梭罗认为:

生命,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我还没尝试过的一次实验,他们尝试过了,可是对于我却没有多少可以借鉴。

所以,大可不必因为他人的言论过度思考,也不必杞人忧天于那些未发生之事。

想起意大利的一个短片《星期六》。

一个清晨,独居男子一边吃香蕉,一边盘算今天的工作清单:

洗碗、洗衣服、丢垃圾、支付账单、打扫浴室,还要打个电话给妈妈,晚上还要再安排其它有意思的事情。

于是,他在脑海里把所有要做的事情过了一遍:从事情开始到结束,并且预想了每件事情最好和最坏的结果。

除此之外,他在思考的间隙,还试图从所有的方式中找到“最优解”。

然而,等到了日落黄昏,月下树梢——

碗还在水槽里,脏衣服在洗衣篮里,账单也没有付……

男子什么事都没有做,却感觉身心疲惫。

这就是典型的“内耗型人格”。

脑海里有N个念头,常常胡思乱想,习惯性悲观处世。

纠结、拧巴、内心戏一出接一出,直到心中的思虑慢慢累积成一座大山,将自己的神经压垮。

中国有句老话:“有心者有所累,无心者无所谓。”

的确,世界复杂多变,我们无时无刻被迫“倾听”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,干扰内心原本的判断力和行动力。

但是,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身在喧嚣,试着为心灵做减法,屏蔽额外的噪音和指点。

真正厉害的人,都懂的全身心投入自己的诗和远方。

有人说,梭罗的《瓦尔登湖》是孤独的。

他在轰鸣的世界中,辟一方净土,与天地作伴。

他在瓦尔登湖畔的“归隐”,看似是为了暂时摆脱“生命之重”,实则是找寻永恒的生命归属。

林清玄说:

如果你要享受清欢,唯一的方法是守住自己小小的天地。

洗涤自己的心灵,放下执念,不浮不躁,不慌不忙,以清净心看世界,以欢喜心过生活,以平常心生情味,以柔软心除挂碍,淡定从容地过好每一天。

人活到极致,一定是看见自我后的豁达通透,清醒深刻。

如果你现在正在低谷徘徊,不妨看看梭罗的《瓦尔登湖》,说不定在向内走的静谧中,你的疑惑也寻觅到了答案。

烟火星辰,步履不停。

愿我们都能守得住内心世界的完整,舍弃无关紧要的杂念,寻得精神世界的宁静致远。



【上一篇】

Posted in 教育 ,生活 |

0 条评论

添加评论

[ Ctrl + Enter ]